捏燈盞祈新愿
正月十五臨近,,年味正濃,,西吉縣將臺堡鎮(zhèn)明臺村村民朗瑞的家里歡聲笑語不斷,。伴隨著火爐上水壺傳來的燒水聲,,朗瑞和4個妯娌圍坐在桌前,,手中揉捏著面團,笑聲與面香交織,。她們正在為元宵節(jié)趕制燈盞,,祈愿風(fēng)調(diào)雨順,、家庭安康。
燈盞需用蕎麥面或是黑一點的白面制作,,揉面時講究“不軟不硬,、不干不裂”,蒸熟后插上棉線燈芯,,倒入清油點燃,,寓意點亮新年希望。燈盞有時還會捏成相應(yīng)月份的燈盞,,燈盞邊緣以棱角標(biāo)記月份,,蒸熟后觀察燈內(nèi)留水的多少,預(yù)判每月的雨量,。
燈盞是西北鄉(xiāng)村過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之一,。如今,燈盞不僅是民俗符號,,更成為連接親情的紐帶,。今年朗瑞家的燈盞制作格外熱鬧,大家分工協(xié)作:大嫂馬彩紅揉面,,五嫂和二嫂捏燈盞,,三嫂劉淑紅塑生肖。“我是妯娌里最小的,,以前啥都不會做,,這幾年搬遷下來,跟著幾個嫂子學(xué)會了炸麻花,、做燈盞,。”朗瑞說。“老輩人說,,捏燈時心要誠,,手要巧,,燈盞才能靈驗,。”劉淑紅邊說話邊將面團捏成蛇形燈盞,蛇背用剪子剪出花紋,,蛇眼以黑花椒點綴,,活靈活現(xiàn)。
制作燈盞不僅為了展示手藝,,更是文化的傳承,。常用的燈盞寓意年年有余,祈求五谷豐登,。做燈盞時,,手巧的人會按照家里人的生肖捏制相應(yīng)的生肖燈,,“生肖燈是一盞燈對應(yīng)一個人,點亮后能護佑平安,。”劉淑紅將捏好的豬燈放在簸箕里,,“狗看家、雞司晨,、豬燈旺六畜——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十二生肖燈深受孩童喜愛。“今年是蛇年,,多做幾個蛇的燈盞,,還做了兔子燈盞,有些是和老人學(xué)來的,,有些是看著手機上的視頻做的,。”劉淑紅說。
到了正月十五傍晚,,將面燈蒸熟,,燈芯浸油。夜幕降臨,,院落的燈盞次第亮起,。燈影搖曳中,家家戶戶祈福新的一年安康平順,。(記者:梁 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