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丨最是書香能致遠
人間四月芳菲盡,,正是讀書好時節(jié)。今天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其設立的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然而,,根據(jù)一項調查,我國國民的紙質書閱讀量只有5本,,與歐美國家閱讀量存在很大的差距,。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談文學》中說:讀書的功用在儲知蓄理,擴充眼界改變氣質,。讀的范圍愈廣,,知識愈豐富,審辨愈精當,,胸襟也愈恢闊,。他其實是開宗明義地講了讀書的功用,一個是表層的好處,,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另一個是讀書深層的好處,一在審辨,,二在胸襟,。既然讀書的好處顯而易見,。那么,,在當今浮躁的社會里,,不妨讓我們靜下心來,拿起一本書去閱讀,。“書沒有好壞,,讀適合自己的就好。”在清晨,,讀一本書,,打開你一天的心靈之門;在午后,,讀一本書,,帶給你一天的充盈;在睡前,,讀一本書,,讓你的睡夢更加香甜。
從今天起,,讓我們開始閱讀,,也希望書籍成為每一個愛好閱讀的人的最忠誠伙伴,陪他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的美好歲月,。
職工的知識“充電站”
4月18日,,走進位于市政府辦公大樓東側一樓的新華書店古雁書苑,一排排胡桃色木質書架上各類紅色書刊擺放整齊,,書店營業(yè)員馬小晶忙著整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準備派送到訂購單位。“最近各單位都在集中學習這本書,,訂購量不少,。”馬小晶說。
古雁書苑成立于2021年4月,,主要為各大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提供黨政書籍的閱覽與派送服務,同時精心選配和上架了多類優(yōu)質圖書,,其中,,有側重領導干部學習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原著、重要論述摘編,、黨史專著,,還有供廣大干部群眾閱讀的知識型通俗讀本、領袖人物傳記,、文學作品等,,包含了1890種類共9200余冊圖書,,成為了職工的知識“充電站”。
趙力軍是古雁書苑的忠實顧客,,工作之余,,他常來書店給自己“充電”。“書店離單位近,,品類豐富,,在這里讀書很方便。”
優(yōu)雅的環(huán)境和周到的服務也為古雁書苑“吸粉”不少,。在讀者閱讀區(qū),,淺木色的橢圓形書桌上擺放著小綠植,墻上掛著有紀念意義的“讀者掠影”,,整體顯得低調,、簡約,。“書店周末也是全天對外開放的,,很多復習考試的志愿者,、大學生都會過來自習,學習氛圍很濃厚,。”馬小晶說,。
閱讀是市委講師團職工張?zhí)m萍丈量世界的另一種方式。“平時工作忙,,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少,,但都會擠出時間來看書、買書,,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張?zhí)m萍笑著說。
“閱讀多一點,,書香濃一點,,城市美一點”,這是古雁書苑門口懸掛著的標語,,也是書苑建立的初心和目標,。據(jù)古雁書苑負責人馬金秀介紹,書苑建立3年來,,干部職工和群眾的閱讀量越來越高,,銷售額每年都在增長。今年,,書苑在進一步豐富現(xiàn)有書目的同時,,還會邀請本土作家,舉辦讀書推介會,、座談會等活動,,為職工和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務,。
連續(xù)讀夠100本書送給30歲的自己
“反復對讀書這件事心動。”這是一條來自青年教師席洋的朋友圈文案,,配圖是9張標注著70,、71、72等序號的書籍圖片,。
2023年,,席洋迎來了自己的30歲。她暗暗定了個目標:連續(xù)讀夠100本書,。提起定目標的初衷,席洋是想給自己的而立之年留下難忘的回憶,。“外出旅行或者購買商品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但讀書帶來的快樂是長久的。”
讀書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恒久堅持,。席洋是獨生女,小時候沒有玩伴,,讀書就成了她最大的興趣愛好,。《家》《春》《秋》《四世同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父母為缺少玩伴的席洋買來了許多讀物,,她便在書中找到了樂園,。到了中學時期,學業(yè)加重,,空閑時間變少,,《意林》《讀者》這類短篇讀物又成為她緩解學習壓力的“良藥”。上了大學,,席洋更加喜愛讀書,,就連坐大巴車從家返校的乘車時間也是以書為伴。
關于100本書籍的選擇,,席洋依據(jù)當下的心情隨性選擇,。歷史、文學,、教育,、小說……她不斷拓展閱讀領域。忙碌狀態(tài)下的零碎時間,,席洋會選取一些內容通俗,、不費太多心力的書;時間充足時,,則選取一些內容相對深邃的書,。對于前者,,她一般采取速讀、通讀法,;對于后者,,則會查資料、理脈絡,、作批注,。
談起讀書帶來的好處,席洋用“沒有功利性”來形容,。但作為教師的她從學生寫的信中,,收獲了閱讀的意義。“謝謝老師教會了我用語言和文字描述世界的美好,。”“您推薦的書很有意思,,每天的‘午閱時間’變得很有趣。”“假期時候老師每天在微信群讀書打卡,,我一直跟您學習,,新學期多多推薦新書給我們。”……自己的閱讀習慣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席洋更加堅定要讓閱讀伴隨學生成長,。
現(xiàn)在,每個月固定花100元購買書籍是席洋的新習慣,。對她而言,,每次開啟閱讀新篇章,就是一次新的探索旅程,。“我感謝書籍,,它似乎有種魔力,能讓我在快節(jié)奏的時代慢下來,。多年來的閱讀習慣也讓我體會到,,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書籍和文字可以,。”席洋說,。
書里有我的樂園
4月21日是星期天。梁宸軒同往常一樣,,寫完作業(yè)就去了圖書館,,就這樣靜靜地在圖書館待到午飯時間。
梁宸軒今年10歲,,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年齡不大,但已經(jīng)讀了很多書,這些高高壘起的書籍跟他的個頭差不多高,。每天放學回到家,,梁宸軒一有時間就看書,家人的談話聲,、鍋碗瓢盆的嘈雜聲絲毫不會讓他分心,。“這孩子愛看書,無論是什么環(huán)境,,只要給他一本書,,他就能乖乖地看上幾個小時。”梁宸軒的母親馬麗說,。
梁宸軒的熱愛并非空談,,而是用實際行動去證明。除了每天放學后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到了周末他便泡在圖書館,,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梁宸軒的閱讀范圍廣泛,,從歷史到文學,從科學到哲學,,都有所涉獵,。他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啟發(fā)思考、開闊視野的書籍,。“讀書可以學到知識,,更可以看到不同的觀點,從而鍛煉我的思考能力,。”
在閱讀的眾多書籍中,,梁宸軒最喜歡名著《三國演義》和書中人物諸葛亮。“書中講到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這是諸葛亮說服孫權抗擊曹操的一個序曲,,當時在東吳的陣營中,對于曹操的百萬雄兵壓境,,文臣武將有兩派主張……”只要提起《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梁宸軒就會說個不停。
因為愛讀書,,梁宸軒把自己稱為“小書蟲”,,只要有時間,就會抱起一本書“啃”,。“我能夠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這跟媽媽有關,每次旅行到一個城市,媽媽都會帶我去當?shù)氐膱D書館轉轉,。久而久之,,我就喜歡上了讀書。”
最近,,梁宸軒正在讀《柳林風聲》,,這是一本連環(huán)故事集,書中動物主角們隨著季節(jié)變化生活的故事,,生動刻畫了柳林中縈繞的友誼與溫情,。“這本書描寫細致,富含哲理,,塑造了可愛的動物形象,,鼴鼠膽小怕事但又喜歡冒險;水鼠熱情好客,、充滿浪漫情趣,;老獾俠義十足、具有領袖風范,;蛤蟆喜歡吹牛,、炫耀、追求時髦等,,它們生活在一起,,有樂同享,有難同當,,是本很有趣的書,。我想把它推薦給每一位跟我一樣熱愛閱讀的同學。”梁宸軒說,。
與書結緣 以詩為伴
對于彭陽縣農民詩人曹兵來說,,他對書本的喜愛要從小學時候說起。
20世紀90年代,,農村娛樂方式比較單一,,讀書成了曹兵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和很多同齡人一樣,,他喜歡閱讀武俠小說,,晚上學校宿舍熄燈了,曹兵便點一盞蠟燭夜讀,,在金庸創(chuàng)造的武俠世界中如癡如醉,。
曹兵對閱讀的喜愛是發(fā)自內心的,即便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他也會堅持閱讀,。中學畢業(yè)后,曹兵到外地打工,用為數(shù)不多的工錢從書攤上淘幾本舊書在工地宿舍閱讀,。曹兵住過板房,、帳篷還有報廢車搭建的鐵皮屋,簡陋的屋里,,他捧著心愛的書籍閱讀,,內心是富足的。有時候,,曹兵干了一天活回來很累,,但他堅持閱讀,那本厚厚的《飄》已被他反復讀了很多遍,。“讀書沒有別的目的,,就是單純地喜歡,所以會讀很多遍,,仔細去閱讀和認識書中創(chuàng)造的世界,。”
2016年,曹兵接觸到了詩歌,,詩歌通過簡短的文字表達了豐富的內容和思想,,他很快被詩歌這種獨有的魅力所吸引,從此愛上了讀詩,。之后,,曹兵結束打工回到了老家彭陽縣交岔鄉(xiāng)關口村,他和生活在這里的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當太陽落山后,,萬籟俱寂,曹兵便會沉浸在詩歌的世界中,,有時為了讀懂一首詩,,他會讀上幾十遍,仔細揣摩用詞和創(chuàng)作表達的思想情感,,常常讀到深夜,。
閱讀讓詩歌走進了曹兵的生活,曹兵也把生活寫進了詩中,,他在閱讀中不斷積累和學習,,嘗試創(chuàng)作詩歌,逐漸成長為一名農民詩人,,創(chuàng)作出版了第一本詩集《我在田野等風吹過》,。
在電子產品普及的今天,很多人喜歡在網(wǎng)上看短視頻,但曹兵很少去刷短視頻,。他說:“網(wǎng)上世界雖然很精彩,,看得多了人也會變得浮躁,而專心讀書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閱讀時,,我仿佛在和不同時代的作家、詩人隔空對話,,通過文字去感悟他們的時代和思想,,并從書中學習到了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農家書屋為鄉(xiāng)村振興增韻添香
4月19日,,走進西吉縣將臺堡鎮(zhèn)明臺村農家書屋,,一整面墻壁的6層書架映入眼簾,村民李剛和鄉(xiāng)親們正在挑選書籍,。兩年前,,李剛上初中的兒子想要買一本《論語》,他想起村里農家書屋好像有這本書,,從此李剛開始為自己也為孩子頻繁借書,。“有了書屋確實很方便,書籍種類很豐富,,想看什么都有,。”
明臺村的農家書屋目前有藏書2000余冊。2022年,,明臺村搬遷到現(xiàn)址,,農家書屋也重新修整,增加了農業(yè)生產,、紅色歷史,、西吉文學、民族團結等種類,,村委會請來西吉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對所有的藏書按照種類進行了整理擺放。除此之外,,通過“百姓點單”等服務模式,,書屋每年集中開展書籍線上訂購。
農家書屋是群眾的“精神糧倉”,,也是村里開展各類活動的好去處,。2023年,西吉縣借助各級各類農家書屋舉辦“書香西吉”宣講活動40余場次,,涇源縣楊嶺村依托農家書屋舉辦肉牛養(yǎng)殖技術指導等教學培訓活動8期,,農家書屋已逐漸成為宣傳黨的政策理論,、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的文明新陣地,。
截至目前,,我市現(xiàn)有農家書屋805個,均配備活動場所,、桌椅,、書架、標牌等基礎設施,,設立專(兼)職書屋管理員,。全市上下采取“農家書屋+學習宣講”“農家書屋+志愿服務”“農家書屋+交流分享”等方式,打造鄉(xiāng)村閱讀志愿服務隊50余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閱讀服務活動,點亮文明新風,、豐富文化生活,、助力鄉(xiāng)村振興。2023年,,隆德縣城關鎮(zhèn)紅崖村農家書屋被評為全國最美農家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