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人生丨榆錢餅
初春時節(jié),在西北旱塬上舉目望去,榆錢成串成串掛在枝頭,,在風里搖曳生輝,嘩嘩啦啦笑聲彌漫在山野里,,讓人覺得春生萬物,萬物可期,,美好時光就要來臨了,。細細輕嗅還散發(fā)著絲絲縷縷的馨香,撩撥著味蕾生出香甜的感覺,,一些經(jīng)不起誘惑的人便想著法兒將其變成盤中餐,。于是,采春,、吃春成了春日踏青的重要內(nèi)容,。
榆錢有健脾和胃、安神助眠等作用,。在缺衣少食的年代,,曾一度作為充饑首選,救過很多人的命,。大自然是糧倉,,源源不斷地給人類饋贈各種美味,也給飛禽走獸供應充足食物,。
今年春天似乎比以往來得早些,,春風帶著暖意,,撲向草地樹木,,一夕之間,千樹花放,,嫩芽破土,。榆錢在春風的鼓勵下,大膽探頭,,闊步成長,,很快從一點點嫩翠變成繁花錦簇,。榆樹是耐旱耐寒樹種,只見山塬上,、道路兩旁,、鄉(xiāng)間小路邊,到處是榆錢笑春風的場景,,翠嫩中帶著明黃,,煞是惹人眼目。只是春旱讓榆錢身姿不能充分舒展,,擠擠挨挨成一團一團狀,。隨著倒春寒的到來,桃李落盡殘紅,,青梅于寒風中瑟瑟發(fā)抖,,而榆錢依舊立在枝頭。
倒春寒是西北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之前,,氣候喜怒無常,一日陽光燦爛明媚,,一日風雨大作甚至雨雪交加,。鄰家姐姐堅持要在周末去摘榆錢,怕天氣轉(zhuǎn)暖后,,嬌嫩的榆錢一夜變失盡香味,。于是,我們便逢周末時冒著嚴寒踏上摘榆錢之路,。
距家最近,、榆樹最多的地方當屬古雁嶺。大風降溫讓通往古雁嶺的道路充滿了阻力,,縱使裹上冬衣,,步伐依舊踉踉蹌蹌。
春日的古雁嶺是座令人賞心悅目的大花園,,各色花兒組成大合唱,,你方唱罷我登場。倒春寒的到來,,讓花兒縮著脖子呻吟,、小草低頭垂淚、柳枝俯身作匍匐狀,。按節(jié)序,,春天過后是夏天,不料今年春天過后又是“冬天”,。在春和景明,、花紅柳綠之季,,往往花草又會遭北風欺凌。古雁嶺全名是古雁嶺森林公園,,是固原人生活中的后花園,,也是寧夏最大的城市中心花園。公園依山建園,、借勢造景,、植密增綠,使之三季有花,、四季成景,。
到古雁嶺山腳下,一眼望去,,停放著一排車輛,,排排車輛掩映在柳樹下,有著“眼含雁嶺千山畫,、車迫曉岸萬家情”的景致,。進入山間步道,但聞人語響,,不見人出沒,。桃杏花余香撲鼻而來,夾雜著丁香花的味道和草木的馨香,,沐浴在芳香中,,讓人頓覺通體清爽。
摘榆錢時,,忽然覺得昔日和人一般高的榆樹已不復當年低低矮矮的羞澀模樣,,一個個挺拔高大、神氣十足,、玉樹臨風,。雙手觸及樹枝的瞬間,一股冰涼從指尖竄到心底,,倒春寒的余威散落在每一寸山河的縫隙里,,散落在樹枝的表皮、枝葉和花朵里,,給撒著歡兒的枝葉和花朵當頭棒喝,。生在黃土高原上,草木只能與寒風冷雨對壘,,在一次次雨雪交加中學會成長和茁壯,。
天氣的寒冷讓采摘時間縮短了,,摘了半小時,,雙手幾乎凍僵,,所獲甚少但內(nèi)心愉悅?;丶业穆飞?,總感覺拎得不是一堆散亂的榆錢,而是一包香噴噴的春天,。
進門后,,迅速將榆錢倒在盆子里,有一種得勝歸來檢視戰(zhàn)利品的輕松,。立馬撿掉榆錢里的雜物,,沖洗干凈,用油,、鹽,、十三香攪拌后,打入4個雞蛋,,摻了一碗面粉,,倒入適量水攪勻,再加少許香豆子,,給平底鍋刷油,,舀一勺倒入鍋里。蓋上鍋蓋,,一股絲絲香甜氣息在鼻間穿梭,,勾著饞蟲。幾分鐘后,,一個圓圓的黃中帶綠,、綠中透香的翡翠榆錢餅就呈現(xiàn)在眼前了。等不及涼透,,急忙撕下一塊放入口中,,金黃翠綠瞬間化為軟糯嫩滑、清香怡人的舌尖美味,,這味道完全顛覆了我對榆錢粗糲不易咀嚼,、難以下咽的印象。
幾卷煎餅留春意,,二兩榆錢佐酒香,。當一股清香覆蓋了周身時,一下子覺得吃下的不僅僅是榆錢餅,,而是一份大地的饋贈,,是整個春天的味道。(作者:何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