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品文丨鹽水瓶里的愛
四季的變換中,,家鄉(xiāng)的婦女們一刻也沒閑著,。她們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不懈地尋找著美食的秘密,。因此,,她們心里比誰都清楚,不同的季節(jié),,該制作什么樣的美食,。
一場春雨后,山洼里的地軟,,柔韌軟糯,,個頭大,品質(zhì)好,。老奶奶,、尕媳婦,提上竹筐,,相約著去山里撿拾地軟,。回來后,,包地軟餃子,,蒸地軟包子,,滿足家人的味蕾。炎炎夏日,,一碗碗自家做的甜醅,,澆涼了莊戶人家焦灼的心。有道是,,甜醅曲里日月長,,但季節(jié)還是來到了秋日,推開莊戶人家的院門,,菜園子里的西紅柿,,個個紅了臉龐,挨挨擠擠地說著秋天的悄悄話,。老家人把這種紅,,叫紅丟丟,言語里充滿了喜愛,。
滿園子的西紅柿,,一下子吃不完,不能眼睜睜看著它爛在園子里,,老輩人便將它做成易存儲的西紅柿醬,。西紅柿醬的做法簡單。將園子里采摘來的西紅柿洗凈,,用刀在西紅柿的光滑面劃個十字,,放開水里燙一下,剝?nèi)ネ馄?,再把它切小塊入鍋蒸煮,,煮至西紅柿軟爛成汁兒,便可出鍋,。
接下來就是將西紅柿醬封裝,。以前裝西紅柿醬用的都是鹽水瓶,先洗干凈放鍋里蒸煮消毒,,然后通過漏斗一點點把西紅柿醬灌進去,,全部裝完,放鍋里繼續(xù)蒸,。蒸十來分鐘,,即可出鍋,,放陰涼處,,等美味慢慢醞釀,。
別看是這么一道簡單的美食,在我中學時代,,西紅柿醬可是幫了大忙,。初中時,,學校在離家十幾里外的鄉(xiāng)鎮(zhèn)上。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每天回家是不可能的,,只能住校。一日三餐,早晨和中午是開水饅頭,晚飯是湯面條,。這個倒也沒啥,山區(qū)的孩子,,即便是在家里,,早飯和午飯也都是饃饃,,大人似乎永遠很忙,我們走著路,,吃著饃饃,不經(jīng)意就長大了,。學校灶上的湯面條,只是將面條倒進開水里煮熟,,然后放進一些菜葉,寡淡無味,。
母親是個普通的農(nóng)家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讀書走出大山,。每周日下午,母親都想辦法給我做點熟菜帶去學校,,并一再叮囑,,去學校了好好念書,,堅持啊。大部分做熟的菜都容易壞,,只有西紅柿醬,放多久都不會壞,。因此除了炒酸菜、炒白菜,,我?guī)У淖疃嗟模褪俏骷t柿醬,,能從秋天一直放到來年春天。從灶房打來湯面條,,只要倒進去一點西紅柿醬,清淡的湯面條,,立馬泛著紅色,讓人頓時有了食欲,。
我一直在想,如果當年沒有那一瓶瓶的西紅柿醬的滋養(yǎng),,我怕是堅持不到初中畢業(yè)便輟學了,也就談不上后來的上大學,,更談不上讀研究生。那我的人生跟現(xiàn)在比,,又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李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