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共克時艱丨甘寧交界線上的古稀“守門人”
11月5日下午,陣陣寒風中,位于甘肅與寧夏交界處的彭陽縣紅河鎮(zhèn)何塬村疫情防控卡點上,,72歲的王學儉與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對進入卡點的車輛及其人員進行嚴格檢查,。查看48小時內(nèi)核酸檢測報告單、測溫,、掃碼、信息登記……流程嚴謹、一絲不茍,。泛著血絲的雙眼、凍得發(fā)紅的雙手,、低垂的腰身都讓王學儉顯得極其疲憊,,但胸前熠熠生輝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和黨徽,又讓他精神煥發(fā),,“我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疫情當前,,責任在肩,,我要站出來,為咱老百姓站好這班崗,?!痹谕鯇W儉心里,黨員與軍人的雙重身份既是一種無尚的光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1949年出生的王學儉,因為能與新中國同齡而倍感榮耀,,他從小就萌生出報效祖國的強烈心愿,。但因為家庭貧困,,中途輟學的他一直未能如愿,直至20歲那年,,得到征兵的信息,,讓他一下看到了希望,在沒來得及征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就報了名,,經(jīng)過嚴格考察,最終光榮入伍,。臨行之時,,鄉(xiāng)親們都來為他送行,讓他既感動又振奮,,“那場面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鄉(xiāng)親們對我叮囑再三,我當時就保證,,到了部隊一定好好干,,絕不給何塬人丟臉?!?/p>
王學儉牢記承諾,,進入部隊后,駐邊關(guān),、挖水渠,、打洞子、守油庫……哪里艱苦就往哪里沖,。為了能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1971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更是不畏艱險,,沖鋒在前,。1972年復員返鄉(xiāng)時,他已經(jīng)收獲了滿滿的榮譽,。
穿上軍裝保家衛(wèi)國,,脫下軍裝服務鄉(xiāng)里。
返鄉(xiāng)后,,王學儉始終牢記人民子弟兵的身份,,事事、處處干在前,,急事,、難事沖在前,,整日帶著民兵修路、整渠,。因為他一心忙“大家”的事兒,,就忽略了自己的“小家”。照顧6個孩子,、種地,、侍奉老人的重擔就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整日的操勞致使她身體越來越弱,,不幸患上了乳腺癌,。王學儉無比自責,從此,,家里,、村里兩頭跑。
“去年,,疫情發(fā)生時,,我正在醫(yī)院照顧妻子,沒能為疫情防控出份力,。所以,,這次疫情我就第一個站出來?!睂τ谕鯇W儉的主動請纓,,何塬村駐村第一書記姚毅很是心疼,“王叔都72歲了,,而且患有心臟病,,家里又有病人需要照顧,我們都很擔心,,也婉言勸過,,但他就是不聽?!?/p>
“危難時刻,,我是黨員,怎么能退,?家里的事是小事,,我完全可以克服,但國家和人民的事是大事,,咋能耽誤,。更別說黨和國家還對我家有大恩啊,!”話說間,,王學儉熱淚盈眶,。
原來,為了給妻子看病,,王學儉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眼看日子沒有指望了,,不曾想,,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幫助了他。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后,,大病救助,、移民搬遷、產(chǎn)業(yè)扶持,、低保,、養(yǎng)老……不僅讓王學儉很快走出了生活困境,更有了發(fā)展致富的底氣,,“這種恩情我怎能忘,?”王學儉聲音顫抖。
10月21日,,何塬村疫情防控小組成立,,防控卡點就設在何塬村與甘肅省鎮(zhèn)原縣新城鎮(zhèn)小峴村的交界處,當天晚上,,王學儉便領(lǐng)著兩名志愿者“入駐”了,。
由于時間緊,支起的帳篷里爐子,、電燈等都還沒來得及安裝,,寒冷、漆黑的夜里,,王學儉提著手電筒站在路口,,仔細攔截著過來的每一輛車。
由于這里是兩省交界處,,每天經(jīng)過的外省車輛多,,尤其是晚上,大貨車更多,。“當時疫情剛發(fā)生,,司機都不知道這里設了卡,,也沒有做核酸檢測,所以攔截,、檢查就特別危險,,甚至有人不配合想沖卡,,我們都不敢攔。但王叔說他攔,,讓我倆做檢查,,‘疫情當前,決不允許不符合條件的一輛車從咱們卡點進入’,,王叔的話讓我倆一下有了膽子,,啥困難都不怕了?!敝驹刚咛m彥海說,。
王學儉發(fā)揚軍人作風,按照“三驗一查”的防疫要求,,帶領(lǐng)志愿者每天對經(jīng)過卡點的外省車輛嚴格檢查,,雖然防控小組每天安排了三班人員輪崗,但王學儉回家安頓好妻子后,,都會來“串”班,,“我就是不放心,過來看看,?!倍看我豢淳褪峭ㄏ?/p>
王學儉用實際行動在何塬村樹立起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形象,,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志愿者隊伍也由之前的20多人壯大到48人,?!罢埓蠹曳判模形覀冊?,這道甘寧交界線上的疫情防控大門就堅不可摧,。”王學儉拍著胸脯響亮地說,。(記者:王平花)
相關(guān)新聞
-
我市將推出“五堂精品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5-05-10] -
多部門聯(lián)動開展地震及次生災害應急救援實戰(zhàn)演練
[2025-05-10] -
我市家政服務業(yè)年經(jīng)濟效益超千萬元
[2025-05-10] -
我市著力打造全國馬鈴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從產(chǎn)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開展多類促銷活動30余場點燃消費熱潮
[2025-05-07] -
市市場監(jiān)管局原州區(qū)分局開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這山這水這青春——寧夏青年追夢者群像
[2025-05-04] -
穩(wěn)增長促發(fā)展攻堅年 | 深根厚土,拔節(jié)抽穗桑梓地——西海固鄉(xiāng)村振興路徑調(diào)查之四
[2025-05-03] -
綜合施策穩(wěn)增長 全力攻堅補缺口 寧夏做強優(yōu)勢特色產(chǎn)業(yè)
[2025-05-03]